您的位置:首页 > 文山三七信息 > 科普三七

三七植株形态

文章来源: 作者: 发布时间:2022/7/25 11:00:00 浏览数: 7868

    一、三七总体形态

    三七为多年生阴性宿根草本植物,由根、茎、叶、花、果实和种子等器官组成。块根和根茎 是主要的药用部位,茎叶也作药用;花则是较好的保健饮品;果实和种子主要作为繁殖后代之用。各年生三七,在3 月~4 月出苗,出苗期10~15 天。三七出苗后便进入展叶期,展叶初期茎叶生长较快,通常15~20    天株高就能达到正常株高的三分之二,其后茎叶生长缓慢。三七的茎叶在分化过程中一次性完成,在其后的生长过程中,不利的环境因素对生长具有极大的影响。

    (一)根

    三七的根由主根(块根)、侧根(支根)、须根和不定根组成,是肉质根,主根是主要药用部位, 成品俗称“三七头子”。主根呈类圆锥形或纺锤形,上端较粗,下端较细,长2~6 厘米,直径1~4 厘米;具断续的纵皱纹、支根痕及横色皮孔;顶端有茎痕,周围有瘤状突起;体重坚实,难折断, 断面角质样呈灰黄色或灰绿色;外层皮部与中心木质部有明显的界线易分离,木质部略具放射性 纹理(菊花心);气微,味先苦而后微甘。侧根又叫支根,加工后被文山人称为“筋条”。须根包括支根以外的各级侧根,在文山统称为“三七根”。不定根指生长在2 年以上植株地下茎(也称羊肠头) 上比侧根稍细的根。由于三七生长的土壤结构、质地不同,三七块根通常有圆锥形(俗称团七、疙瘩七)和萝卜形(俗称萝卜七)两种,其大小随三七生长年限的增长而增大。

    (二)茎

    三七的茎分为地下茎和地上茎,地下茎又称根茎,俗称“羊肠头”,加工后俗称“剪口”。位于三七主根和地上茎之间。三七根茎每年长出一节,节上留一凹窝,即“茎痕”,似鹦哥嘴状,可据此判断三七的生长年限(有几个茎痕三七就生长了几年)。三七根茎储存有大量的营养物质供三七地上部分生长,也是三七有效成分的主要存储场所。根茎的三七皂苷含量是三七地下部分最高的部位,生产中主要用于工业提取三七总皂苷的原料。

    地上茎就是地上部分的主干。三七的茎直立,呈圆柱形,表面光滑,有纵行条纹或呈棱状。 茎一般为绿色、紫色和紫绿色,其高度和直径随三七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增大,一般二年生三七茎 高13~16  厘米,三、四年生三七茎高20~25  厘米;茎顶中央长出的花芽,日后会形成花序。一年 生三七则是复叶柄代替了茎秆,称之“假茎”,一般高10~13 厘米。

    (三)叶

    三七的叶是掌状复叶,一般为2~5 枚,轮生于茎顶,有两轮生和三轮生现象。一年生三七一

般仅具一片掌状复叶,具5   片小叶;二年生以上三七则随着三七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增多、增大。二 年生三七一般有2~3枚掌状复叶,每枚有5片小叶;三年生三七一般有3~5枚掌状复叶,少数更多, 每枚有7   片小叶。掌状复叶通常轮生于茎顶。小叶纸质、深绿色,卵形或披针形,羽状脉,叶正面沿叶脉着生有许多白色刚毛,叶缘呈锯齿状。

    (四)花

    三七的花序为伞状花序,单生在茎秆的顶端,花序上生有许多小花,花朵的多少与三七的生 长年龄有关,一般二年生的花序有小花50~220 朵,三年生的花序有小花多达280 朵。花序轴长10~30 厘米,一般是绿色或紫色。三七的花在6 月中旬现蕾,初始开花从花序的最外一圈开始,又俗称开边 花,以后向里依次开花,直到花序的中心花蕾开花为止,故花期较长,通常为22~32 天。

    (五)果实

    三七的果实为核状浆果,肾形或球形,少数为三菱形。肾形果实有种子1~2  枚,三菱形有种子3  枚。未成熟的果实为绿色,逐渐变为紫色、朱红色,成熟了之后就成为鲜红色,俗称红籽,极个别果实成熟后为黄色或紫色。

    (六)种子

    三七的种子呈淡黄白色,洗去果皮后就是单粒种子。种子近卵球形,也有微三菱形的。种子一经干燥就丧失生命力,因此,宜随采随播,或层积处理。三七种子具有后熟性,保存在湿润条件下,才能完成生理后熟而发芽。种子发芽适温为15℃左右,通常情况下在种子成熟收获后,经一段时间的后熟阶段,至翌年二月或三月内即可发芽。

    二、植株形态

    (一)一年生三七(种苗)

    一年生三七(种苗),俗称“子条”,一般用作种苗大田移栽。一年生三七是三七生长发育的第一阶段,其植株由三七种子休眠发芽后,经5 个月左右即可生长发育而成。一般在每年的12 月左右播种,于次年3~4 月发芽出苗。种子萌动时,胚芽渐向土表弯曲生长,约经10~15 天后,幼叶逐渐展开,形成了一个掌状复叶,复叶通常有小叶3~5 片。幼苗生长45 天后,叶片逐渐增大,苗显著长高。三七种苗(假茎)通常高8~15 厘米,直径约1~2 毫米。掌状复叶的小叶片,中间的一片较大,两侧的渐小,一般长3.9~6.3 厘米,中部宽1.7~2.7 厘米,叶片椭圆形渐尖,叶脉上有白色毛,在叶正面较为显著,叶片中脉两侧有侧脉5~6 对。

一年生三七不会开花结籽,其主根大多为圆锥形,无大根,只有少量须根。

    (二)二年生三七

    一年生三七主根移栽大田后,通过一年的生长发育,即为二年生三七;尚未经过大田移栽的二年生三七俗称“姑娘七”。

    二年生三七植株一般高30~50 厘米,茎基部直径约0.6 厘米,茎中部0.4 厘米。复叶掌状,通常3 个,少数1~2 个或4 个以上。每个复叶有小叶片5~7 片,小叶披针形渐尖,中间的叶片长而较大,两侧的渐小,叶片长3.2~7.5 厘米,中部宽1.8~3.8 厘米,叶柄长5~9 厘米,小叶柄长0.5~2 厘米,叶侧脉有5~9 对。

    二年生三七生长基本成熟,已能开花结籽,花茎长9~27 厘米,伞形花序单生于茎顶,有花80~100 朵或更多,其苞片多数簇生于花梗基部,卵状披针形,花梗纤细,长1~2 厘米,淡黄绿色小花;其花期6~7 月,果期8~10 月;三七果实呈扁球状,径约1 厘米,成熟后为鲜红色,内有种子2 粒,少数有3~4 粒,种子白色,三角状卵形,微具三棱,其主根为圆锥形和圆柱形,大根少但须根多。

    (三)三年生三七

    三年生三七在生长发育上已经成熟,完全达到了采挖的条件。其植株高30~80 厘米,4~5 个掌状复叶,复叶的小叶片多数有7 片,少数有5 片。叶片长6.5~11 厘米,中部宽2.2~3.8 厘米,叶柄长5~10 厘米,小叶柄的长度亦不一致,一般中间的长,两侧的较短;三年生三七花茎长10~30 厘米,有花200 朵左右或更多,除此之外,其花、果特征均同二年生三七。

    三年生三七主根(俗称三七头子)为圆锥形和圆柱形,大根(俗称三七筋条)和须根(俗称三七绒根)均很发达。